跳到主要內容

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常見之申報錯誤或疏失態樣

編者注:此為國稅局提醒申報之常見錯誤,供參考。

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,105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將屆尾聲,為避免營利事業因不諳所得稅法規定或申報期間忙碌疏忽,致未依規定申報及報繳稅款,該局特別整理營利事業常見申報錯誤或疏失態樣,提醒營利事業留意避免錯誤,以免日後遭受補稅處罰。

該局整理營利事業常見申報錯誤或疏失型態說明如下:
一、  營業收入:
(一) 短漏報保險理賠收入、海關退稅、銀行利息收入及各項補助款等,致短漏報課稅所得額。
(二) 於年度中經核定使用統一發票,卻未將原屬小規模營業人期間查定課徵之銷售額併計申報。
二、  營業成本:
(一)   存貨盤損金額,已列報為其他營業成本,惟又將該金額列為當年度製成品之其他成本加項,致營業成本計算錯誤。
(二) 營利事業購入間接材(物)料,未於會計年度終止日就尚未耗用部分,依所得稅法第64條規定轉列用品盤存。
三、  營業費用:
(一)   外銷佣金超過出口貨物價款之5%,未取得有關憑證、提出正當理由及證明文據,且未提示佣金收受者等確具居間仲介事實之相關證明文件。
(二)   購置乘人小客車,實際成本超過規定限額新臺幣250萬元,仍按實際購入成本列報折舊費用,致折舊費用超限。
四、  非營業收益及損失 :
(一)   營利事業於投資前被投資事業已發生累積虧損,非屬投資後實際參與經營所發生之損失,不得列報投資損失。
(二)   將資金貸與股東或任何他人未收取利息,或約定之利息偏低者,未依規定設算利息收入。
(三)   註冊地為國外之基金及有價證券,其處分利益應列為出售資產收益。
五、  其他:
(一) 委託會計師查核簽證案件,未如期繳納或短繳結算申報自繳稅款,視為普通申報案件,無盈虧互抵之適用。
(二) 申報扣抵境外已納所得稅額,應注意查對所申報扣抵之境外所得是否已全數申報。
(三) 未將應計入營利事業基本所得額之獎勵免稅所得列入申報,致短漏報基本所得稅額。
該局特別呼籲,營利事業於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前,應自行檢視各項申報資料是否符合所得稅法相關規定,正確計算並如期申報繳納稅款,以維自身權益。民眾如有任何疑問,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-000321,該局將竭誠為您服務。

新聞稿聯絡人:審查一科  洪專基

電話:04-23051111轉7165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營利事業以本身產品或商品作為樣品贈送者,應取得相關證明文件

編者注:讓我們先跳開這則新聞來複習一下什麼叫"視為銷售"! 產品轉供自用、無償移轉 解散廢止時的貨物用於抵債、分配股東或銷售 以自己名義代購 委託他人代銷 受他人委託代銷         若有以上情況時,須將該行為視為銷售並開立發票,否則被國稅局查帳時將會被視為漏開發票,營業稅及營所稅都會被補稅喔!!         另外,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,因為這些項目都不是營收的項目(只是"視為"銷售),所以在編制營收調節表(開立發票調節到帳上營收)時,皆須在營收項下減除。         回到這則新聞稿,營利事業以本身產品或商品作為樣品贈送時,查核準則78條第二款第六及第七項如下: (六)購入樣品、物品作為贈送者,應以統一發票或普通收據為憑;其係 以本身產品或商品作為樣品、贈品或獎品者,應於帳簿中載明。 (七)贈送樣品應取得受贈人書有樣品品名、數量之收據。但贈送國外廠 商者,應取得運寄之證明文件及清單。         好,那以自產之產品為樣品贈送客戶是不是屬於視為銷售的無償移轉呢? 要不要開立發票呢? 答案是: 是屬於無償移轉,但是不用開發票! 原因如下: 財政部75/12/29台財稅第7523583號函 營業人以其產製、進口、購買之貨物無償移轉他人,依營業稅法第三條第三項第一款後段規定,應視為銷售開立統一發票, 為簡化作業 ,凡屬下列供本業及附屬業務使用之贈送樣品、辦理抽獎贈送獎品、銷貨附送贈品、及依合約規定售後服務免費換修零件者,所贈送之物品及免費換修之零件, 除應設帳記載外,可免開立統一發票 。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,營利事業贈送樣品列報廣告費時,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78條規定,應於產品或商品上印有贈品不得銷售字樣,含有廣告性質者,應於帳簿中載明贈送物品之名稱、數量及成本金額,並取得受贈人書有樣品品名、數量之收據,但贈送國外廠商者,應取得運寄之證明文件及清單,憑以認定。        該局舉...

以房屋贈與、繼承之節稅者們必須了解的"加倍奉還"

編者注:在過往,以房屋的評定現值、公告現值與市價之差額作為避稅手段時有所聞,印象中財政部還有發函令鼓勵這樣的行為,但各位卻需注意,恐怕會爽了頭卻苦了尾,文末列舉了兩個血淋淋的"加倍奉還"案例。 編者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"房屋評定現值"跟"土地公告現值"這兩個東西 遺贈稅法第十條第一項:「遺產及贈與財產價值之計算,以被繼承人死亡時或贈與人贈與時之時價為準。」 同條第二項:「所稱時價,土地以公告土地現值或評定標準價格為準;房屋以評定標準價格為準。」 而房產的"房屋評定現值"跟"土地公告現值"在目前是絕對遠低於市價,有可能房地市價1,000萬,評定現值跟公告現值合計只有200萬,這也就是為何大多數人都喜歡以房產為避稅的標的,因為事實上送的金額遠高於須被課稅的金額,何樂而不為呢? 但是但是,為何文章開頭會說爽了頭卻苦了尾呢? 因為避了遺贈稅,卻有可能在出售當年的所得稅中"十倍奉還",讓我來說說為何會這樣吧 簡單來講,當受贈者或繼承者將房屋出售時,收入減成本會是你房地合一稅的稅基,而出售的所得是"市價",你的取得成本就是"房屋評定現值"跟"土地公告現值",這下子你懂了嗎?你的出售所得會高到一個難以想像的地步,而目前房地合一的稅率是依持有時間來計算,在45%-15%之間,而遺贈稅在修法後為25%-10%之間(過往為10%),這下你知道了嗎?在稅率低的稅目放過你,在稅率高的地方讓你"加倍奉還"就是這個道理。 下面附上計算過程,以及兩個案例供大家參考: 贈與節稅當年爽 現在淪查稅肥羊 2017-06-11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╱即時報導 贈與的房子只要交易,由於數量較少,國稅局多會追查。本報資料照 近年不少人熱衷買房送子女,以節省贈與稅。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,房屋贈與目標明確,稽查容易,一查到補稅金額都很高,現在已成查稅肥羊。 她說,最近就有一案例,有一位父親買房送兒子,用評定現值209萬元申報贈與稅,由於個人贈與有220萬元免稅額,不用課稅。 兒子在兩年後以1100多萬元把房子賣掉,由於近年房價下跌,售價低於父親當年買價...

公司負擔房東之補充保險費,應如何計算扣繳稅款

編者注:一般公司在租賃營業場所時,有些房東會因為怕麻煩而要求公司負擔稅額,包括扣繳及二代健保(切忌不要在合約上寫負擔所有稅額,因為那會包含房屋稅及地價稅),那在在種情況下公司要怎麼去做呢? 假設房屋租金談好20,000,房東要求 實拿 20,000 則事實上, 營業人要負擔的租金為20,000/(1-10%(扣繳)-1.91%(二代健)) = 22,704 扣繳稅額為  22,704*10% = 2270 二代健保為  22,704*1.91% = 434 支付租金分錄為      租金支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2,704              銀行存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,000              應付費用-代扣稅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,270              應付費用-二代健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434 申報扣繳稅款及繳交二代健保時       應付費用-代扣稅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,270     ...